一、项目缘起
为响应国家“蓝色粮仓”战略,湖北金龙集团联合中国水科院渔机所、武汉理工大学,历时三年研发出国内首座“模块化深海养殖浮台”。2024 年 5 月,首批两座示范浮台在福建霞浦外海 30 m 等深线正式投产,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养殖从“固定桁架”时代迈入“可移动、可升降、可扩展”的新阶段。
二、核心技术亮点
1、模块化设计
• 标准单元 24 m×24 m,可 2×N 拼接,单平台最大养殖水体 3 万 m³。
• 采用 Q355NH 耐海水腐蚀钢 + HDPE 浮体,设计寿命 20 年,抗 14 级台风。
2、智能升降系统
• 四组液压绞盘 + 张力腿锚链,4 h 内完成 0–20 m 无级调深,规避赤潮、台风。
• 预留波浪能发电接口,年均可为平台传感网络提供 15 % 绿电。
3、生态友好工艺
• 双层网衣+侧向微孔曝气,残饵和粪污收集率≥85 %,经海底管道输送至后方陆基处理站。
• 平台四周布设人工藻礁,3 个月内即可形成小型海洋牧场生物群落。
4、数字孪生管控
• 布设 120 枚 IoT 传感器,实时上传水温、盐度、溶氧、流速等 14 项参数。
• 基于 AI 投喂模型,饵料系数(FCR)降至 1.05,较传统网箱降低 18 %。
三、示范成果(截至 2025 年 6 月)
• 首批投放 60 万尾大黄鱼、20 万尾真鲷,成活率达 93 %,单鱼平均增重 2.1 倍。
• 平台周边海域叶绿素 α 浓度稳定在 1.8 µg/L,显著优于近岸网箱区(3.5 µg/L)。
• 带动当地渔民转型就业 124 人,人均年收入增加 4.7 万元。
四、应用展望
2025–2027 年,金龙集团计划复制“福建样板”,在广东湛江、海南万宁、山东长岛再建 10 座深海浮台,形成年产 1.5 万吨高端海鱼的深远海“蓝色粮仓”集群,为我国海洋渔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“湖北方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