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金龙资讯】二十年匠心守护,铸就设备“生命线” —— “最美金龙人”的坚守与传承

湖北金龙新材料有限公司2025-10-27

1

在湖北金龙的生产厂区里,有这样一位“老熟人”: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穿透云层,他已穿梭在轰鸣的设备间;深夜,当最后一盏车间灯熄灭,他的身影仍在检查仪表数据。他就是设备部部长姜国勋,一位用二十年光阴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的“设备守护神”。

2

1、从乡村电工到设备管家:与金龙共赴一场“二十年之约”

“2005年进厂时,厂里只有两条贴合生产线,变压器才400kVA,如今光变压器就扩容到13500kVA,生产线增加到几十条”,姜国勋的话语里,藏着一部湖北金龙的“成长简史”。入职前,他是有着十年经验的乡村电工,对电路的熟悉如同掌纹;时代浪潮下,他带着“学技术、求稳定”的初心走进金龙,恰逢汉十高速通车的历史契机,与企业一同踏上了高速发展的征程。

3

刚入职时,他和同事们挤在简陋的设备间,白天跟着老师傅学习机械原理,晚上抱着电路图啃到深夜。“那时候年轻,总觉得有使不完的劲”。从基层维修工到设备部部长,他的成长轨迹与公司的扩张同频共振——车间里每一台机器的轰鸣声,都是他最熟悉的“工作背景音”;设备上每一颗螺丝的松紧度,都印在他心里的“参数表”上。

2、以匠心守初心:把“家”安在生产线旁

“设备是生产的生命线,我们慢一秒,生产线就可能停一分钟”。这是姜国勋常挂在嘴边的话。2008年那场大雪,成了他职业生涯中最深刻的“第一次”:厂里新上涂贴线、涂层线、压延线三套大型设备,设备组四五个人顶着严寒日夜加班,最终在节点前让生产线顺利投产。“看着机器转起来的那一刻,觉得所有辛苦都值了”。
4

二十年如一日,他的生活轨迹始终是“家里—厂里”两点一线。清晨出门时,邻居还在梦乡;深夜回家时,街道早已寂静。“附近的人都快不认识了”。他笑着说,语气里却藏着对家人的愧疚。妻子在金龙工作十几年,夫妻俩忙于车间,孩子从小住校,“现在和孩子感情上还有点隔阂”。但这份愧疚,最终化作了守护设备的动力:“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,就要担起这份责任”。

3、从“技术能手”到“团队领路人”:把“绝活”变成“传家宝”

“刚来的时候,车间电压不稳,设备动不动就罢工”。姜国勋深知,设备要转得快,电力必须“跟得上”。他主导推动电器增容工程,变压器从几百kva一步步升级到一万多kva,相当于为生产线安上了“强心脏”。锅炉设备从小锅炉迭代到多台大型锅炉,管道线路、环保除尘系统的每一个细节,他都亲自规划、反复调试。“设备安全了,生产才能安心”。
5

作为部门“领头人”,他的秘诀是“舍得”——舍得把二十年积累的“绝活”教给新人。“每个新人进来,我都带着他们摸遍设备的每一个部件,从螺丝型号到电路走向,一点都不能含糊”。如今,他带过的徒弟已成了车间里的技术骨干,团队从最初的四五人发展到几十人,“看到年轻人能独当一面,比自己解决故障还开心”。
6

4、二十年同行:与金龙共赴下一个“春天”

“公司最大的变化?快、准、稳”!姜国勋用三个字概括湖北金龙的二十年。从两条生产线到现代化产业园,从初创企业到行业标杆,他既是见证者,更是参与者。“个人成长就像设备运转,企业是‘主机’,我们是‘零件’,只有主机转得稳,零件才能发挥价值”。

7

如今,年过半百的他依然充满干劲。谈及未来,他的目光投向了F区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园:“接下来要规划新园区的设备安装,又是一场硬仗”!而对湖北金龙,他有三个朴素的心愿:“早日上市、稳步发展、越来越好”。

8

二十年风雨兼程,姜国勋用双手守护着设备的“脉搏”,用匠心诠释着“最美金龙人”的担当。在他身上,我们看到了一位普通劳动者的坚守——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;没有豪言壮语的誓言,却用二十年光阴书写了“择一事、终一生”的答卷。这,就是工匠精神最动人的模样。